您現在所在的位置:機床商務網>人物訪談>媒體報道>訪納載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海軍

訪納載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海軍



2023年11月07日 09:46機床商務網點擊:3474

   “行者無疆 加速打造中國民族磨床品牌”
 
  --訪納載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海軍
 

劉海軍 納載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總經理
 
  編者按:
 
  剛剛過去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牢牢把握實體經濟,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投入力度,在發展實體經濟中推動產業升級。比如,顯著加大重點領域基礎研究投入,完善產業鏈配套措施,加快提升高端制造領域的國產替代率。加大對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分析儀器、芯片制造等高端制造領域的國內龍頭企業的基礎研究投入,優先推動已具備研發基礎和優勢的重點企業加快提升國產替代率。
 
  從過去十年的數據來看,似乎也印證了這一趨勢:2016-2018,受整體需求逐步高端化影響,由于國產產品無法滿足需求,進口金額逐年增長;但隨著隨著國產數控機床逐步發展,國產化率持續推進,進口量有所下降,2020年我國金屬切削機床國產品牌(含外資國產)市占率達65%,比2019年市占率提升7個百分點。
 
  2018年中美貿易戰后,國內自主可控意識逐步增強。
 
  2018-2021年,國家頻出扶持政策,尤其2022年下半年以來,機床行業專項政策頻繁發布,如首批機床ETF獲證監會批準,為擁有核心技術、科創能力突出的機床企業提供直接融資便利;首個中國主導的機床數控系統系列國際標準ISO23218-2正式發布……
 
  在這股國產化的浪潮里,納載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是頗亮眼的存在,在近六七年涌現出的國產磨床品牌中, “納載”就像一匹無意闖出的黑馬,愈跑越烈……
 
  位于浙江湖州八里店鎮的萬馬智造產業園內,納載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海軍先生正帶領一行人參觀納載今年新落成的恒溫車間,兩年前納載自購兩棟廠房(總面積 6000 平方),從上海青浦搬遷至此。如今的納載,無論是人員配備、產能規模還是規范化管理,都較之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談話中,劉海軍透露:2023年將全新推出一款六軸聯動數控機床,目前該機床正在測試中;還將成立納載自己的主軸配件廠,減少對外依賴。
 
  連續三個月同期增長20% C818mini再度熱賣
 
  今年C818mini款再度熱賣,目前已經售出200多臺,尚余幾十臺未交付。C818mini機專為加工微小徑/標準品優化設計 ,經過一年的研發和高強度的測試,2021年陸續小批量出貨70多臺,2022年被市場廣泛接受,mini機的熱銷,再度延續了C818power的亮眼表現。
 
  談到去年爆火的明星產品C818power,目前已有不少跟風仿制這款機型的競品出現,這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行業內卷,“但恰恰也證明,C818的推出得到了市場認可,”劉海軍笑言,只需平常心看待,這更加警醒自己要永葆敬畏之心,嚴把質量關,不斷在工藝上優化升級,把內在功夫做足,在品質上“做好文章”。
 
  與此同時,納載憑借另外一款延伸機型C818vision打開了北方市場的大門,vision功率大,在加工大直徑/大刃長刀具方面很有優勢,目前在軍工汽配行業得到廣泛應用。
 
  在今年經濟下滑、行業信心普遍不足的情況下,納載又交出了怎樣的答卷?
 
  “連續三個月同期增長了20%,基本持平,但營業額卻有所提升;另外,海外市場出口12臺,相比去年翻了一番,今年俄羅斯、烏克蘭、日本等地也都能看到納載磨床的身影了。”
 
  我們再來回顧下納載的發展歷程:
 
  2015年,納載率先將3個垂直軸加1個聯動旋轉軸組合的概念引入國內市場,填補了當時四軸四聯動刀具磨床的市場空白。
 
  2019年,納載推出國產C818五軸五聯動數控刀具磨床,正是這款產品連續兩年刷新了銷售記錄,成為劉海軍的“驕傲之作”。也正是它,在疫情席卷全國、中小企業受到重創的大環境下,替納載開辟出一片廣闊市場。由于C818在生產非標刀具、異形刀具、鉆頭等產品領域有著出色的表現,最終它以經濟實用、高效穩定、極具性價比等優勢獲得客戶的大量好評。
 
  2015填補四軸四聯動刀具磨床市場空白
 
圖片
2019推出C818 五軸五聯動數控刀具磨床
 
圖片
圖片
 
  專一、專注、認真  一心只做一件事
 
  短短七年里,納載先后推出的兩三款機型均獲大賣,每一款機型的發布都像踩中了這個市場的痛點。而論刀具磨床品牌,同類產品不止納載一個,人們不禁要問,為什么是納載,能在廝殺如此激烈的戰場脫穎而出?
 
  這或者可以說是劉海軍的幸運,他的多年堅持趕上了好時機:國家政策倡導加快國產化進程,疫情下的中小企業更需尋求最具性價比的產品。但機會從來只把大獎頒給有準備的人。
 
  “這么多年,我和我的團隊其實只做了一件事。專注、專一、認真,精力沒有分散在別處,也從不跟風插足別的領域,我們只做自己擅長的事,就是做磨床,專注研發精心設計。”
 
  翻閱劉海軍的個人履歷便可知,技術出身的他,從2008年參加工作起,便負責刀具磨床的排障維修工作,這期間他幾乎接觸遍所有進口機型,為日后的創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技術基礎。對于磨床,他有感情,有想法,更有能力,所以能更快把理念付諸實踐。
 
  加速進行國產替代 但關鍵核心部件仍須進口
 
  加快國產替代進口,提升國產化進程,這不僅是劉海軍的夢想,也是所有工具人的夢想。如今納載作為國產機床冉冉升起的新星,更有責任在技術上尋求新的突破。
 
  “保守估計,我們能達到國外這個水準至少還得十年,”劉海軍中肯地說道。在納載廠房一角,他指著一臺已被拆解的瑞士某知名品牌機床,內部結構在眾人面前展露無遺。劉海軍如數家珍,指著每個部件,為訪客仔細講解它的獨到細節。
 
  誠然,比起鼓吹“夢想終將實現,國產必將取代進口”,我們更需要具備胸懷接受當下的差距與不足。劉海軍很清醒,他毫不諱言,國外十幾年前的機床放到現在的品質也是杠杠的。
 
  機床關鍵零部件主要有數控系統、上下料機械手、伺服驅動系統、電主軸、導軌、絲杠等。就數控系統來說,發那科、西門子、三菱三家龍頭企業就占據了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2020年數據顯示是65%),目前國內主流數控系統市場還是被外資龍頭壟斷,整體國產化率較低。
 
  出于品質考慮,劉海軍堅持使用進口配件,如絲杠、導軌、伺服、聯軸器等均為日本原廠采購。從2022年開始,上下料機械手開始嘗試使用國產品牌,“使用下來,感覺還不錯”。另外,實現主軸自產自用也在劉海軍的規劃里。在他看來,國產主軸和進口主軸最大的區別還在工藝和材料。但實現進口替代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事,這個進程或快或慢,納載已經開始行動了。
 
  前后方緊密配合 20天實現快速交付
 
  當國外訂單需要等待長達半年甚至更長周期的時候,納載能做到20天的交貨期!從客戶下單到交付,只需要二十天!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強大的后備軍團,做不到如此快速的交期。
 
  納載廠房一樓車間內,墻壁諾大的顯示屏上,信息在不停滾動,某個型號的機床組裝到哪個步驟對應的操作人員是誰都有明確的顯示,車間采用企業ERP信息化管理,產品可追溯、生產數據準確,日常管理更加科學規范,不僅能縮短交付周期,更能節約運營成本,快速響應客戶需要。
 
  劉總帶眾人走進裝配車間的二樓,指著滿屋子的貨品笑著說:“這都是真金白銀啊!”這層樓是配件儲備倉,用來存放機床配件,各類配件按編號整齊有序地擺放,從絲杠、導軌小到一顆特殊的螺絲釘,都作了充足的儲備,“別看它小,少了它,會影響整個裝配進度。”
 
  在劉海軍早期的創業經歷里,有過因為一時缺乏關鍵配件選用替代品從而導致大面積售后的問題。再者,疫情當下,不穩定因素太多,有備無患。可以說,充足的配件儲備是保證交期的關鍵!
 
  四軸聯動裝配車間、五軸裝配車間分別佇立著早已安裝好的機身,它們還將被運往機床調試中心,做出廠前的最后檢測。每一道工序,都有對應的負責人,就連打標,都由專人完成,不經第二人手。在略帶轟鳴嘈雜的機器聲中,面對訪客,納載員工一聲禮貌的“你好”,緊接著又埋首工作中,我們分明感覺得到,那種忙而不亂、有條不紊的秩序感。
 
  接觸過劉海軍的人都知道,他的手邊總放著一部對講機,覆蓋范圍能達5000公里,國土范圍內各大區域負責人有任何問題都能在極短時間內取得聯系并得到回復,比起常用的微信聯系,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我們都知道,往往“人”,才是最大的不穩定因素。而在納載,人員之間的合理調配,部門之間的默契協作,似乎就是那一顆顆螺絲釘,將不同環節嚴絲合縫地卡在了一起。
 
  納載品牌產品目前仍以直銷為主,“最大的好處是,我們更能直接快速地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也正是基于這一點,我們每年都能在工藝上不斷作出優化改進。”成百上千的出貨量意味著納載必須擁有強有力的服務團隊作支撐。納載目前分五個區域,華南、西南、華東、西北、華中,每個區域都有專人負責。根據該區域的行業特點以及銷售情況匹配相應數量、合適的技術人員。基本上,每個區域都有3人以上的專業服務團隊,能做到 24 小時快速反應,在最短的時間內幫助客戶解決售后問題。
 
  抱團合作 共建中國民族強企
 
  談到昆山刀協,劉海軍贊嘆表示,以劉銘煜、黃啟君為代表的企業會員對自己而言是榜樣,他們的創業精神和經營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自己;而最重要的是,身處長三角制造業密集區,他能深切感受到,這是一群有實干精神的企業家,他們專注于打造中國的民族企業!這正如劉海軍的夙愿:海納百川厚德載物,“納載”不應只是一個地方性的民營企業,它更該成為一種標志一個符號,一個強有力的民族品牌,夠擔當有實力承載更多的社會意義,走向更寬廣的世界舞臺!
 
  后記:
 
  中國作為全球制造業的中心,我國工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20.9萬億元增長到至2021年的37.3萬億元。這期間,高鐵成了中國名片,國產大飛機也從無到有,新能源汽車、3C電子、軌道交通、光伏、風能、造船等領域,都取得了重要進展。作為工業母機龐大的下游市場,巨大的需求在呼喚本土工業母機企業的崛起。
 
  過去十年下行周期中,很多國內工業母機企業落幕了,但堅持下來的,有些做大做強了。這些逆勢上升的企業,現在站到了上行周期的起點,迎來的是過去10年間的機床進入淘汰過程,新增了很多換機需求。
 
  此外,我國金屬切削機床數控化率從2012年的26%提升到2020年的43%,增長較快,但仍與發達國家80%以上的金屬切削機床數控化率仍有較大差距。而這也意味著高檔工業母機提升空間很大,在重視國產替代的情況下,巨大的市場需求疊加這部分提升空間,對中國企業而言,是做大做強的好機會。
 
  自主可控不是空話,阻礙仍有很多,但如納載一般涌現出的中國民營企業,強韌、靈活、自主、敢于拼搏,他們在中國政府政策的引領下,會把這些卡著脖子的手指一根一根掰開。
 
  *本文數據及資料來源: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中國工信部、智研咨詢整理
 
(本文來源:KNCA昆山刀協)

分享:
全年征稿/資訊合作聯系郵箱:2056841617@qq.com 在線投稿:
版權與免責聲明
訪談列表-品牌招租
訪談列表-蘇州金馬
今日焦點

圖說機床

更多>>
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圓滿閉幕!

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圓滿閉幕!


亚洲视频在线a视频